她想做個小警察

「有個人」* 這陣子最喜歡唱的兒歌叫「我是一個小警察」。這個爸爸當然是有點忐忑。 深入閱讀…

03 上課:選App的原則

經過了一大段時間做了第一和第二步,我手頭上有一大堆已經分門別類的資料。這個時候,只要簡單幾個搜尋句語,一些至少簡單處理過的資料已觸手可及。接著我們就應該進入課堂了。

我上課的活動其實很悶,不外乎一些活動一些講解和一些討論。我會將上課這部份分成幾步,之後逐個討論:

031 學生備課(翻轉課堂?)

032 師生簡報資料

033 課堂互動

034 跟進

其實這些不少群體都在推介不少平台和工具,我先想提的是,我在選擇一些工具的時候,我考慮到的一些因素。自用App和與學生共用的App,畢竟有些分別。

用不用付費?學生/老師

先說說我的處境:我的學校未正式推行電子教學,現時我只是試用眾多的可供使用的平台或App。我自己不介意付費,如果方案能大幅減少我的工作時間的話。然而,很多平台都需要學生付費。對很多老師來說,這是很需要掙扎的事。要付費意味著這個平台或App必須經常使用,因此,除非我能完全了解及習慣這個平台,以及它在以下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否則,將一些免費平台組合使用,其實效果一點也不差。

能不能跨平台使用?BYOD的意義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原本的假設,是在這時代大部份人都有自己的智能設備,這可以是手機,也可以是平板電腦。因此,一個平台或App如果能夠在iOs和Andriod上使用,即是可以讓師生可以在不用添置新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共同參與電子教學的課程。這減輕了大部份學生的負擔,也學校設計支援其他學生的方案時不用太大的負擔。因此,我在找尋試用App的時候,如果已假設要與學生共同使用的話,就必須會先選擇一些跨平台的App。

注冊或者登入?

不要說學生,我自己就已經將記密碼這個任務交了給Password Manager。這類軟件的工作是兩樣,為你設計一個夠安全(aka夠複雜)的密碼,再用它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填上密碼。它們的出現正好說明了我們這個資訊世界的一個兩難,使用越多方便的App和Accounts就要承受越多的私穩風險。我猜我沒必要要求學生負上同樣的責任,因此,如果能減少注冊或登入的次數,對學生而言,既減少記密碼的麻煩,亦減少大家的私穩風險。

是否方便紀錄/儲存成果?

對我來說,電子教學最大的好處是它可以方便紀錄。很多時候,我覺得最精彩的課堂得著,都是來自與學生的分享。能夠將上課互相刺激的結果紀錄下來,既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貢獻,也讓學生明白同學的參與是有意義和價值,使他們的溫習過程和參與過程更上心。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有些平台很妙,用的時候天花龍鳳,但要將成果備份和分享就不行,結果每次都要登入去重看。這種平台太麻煩,不利整合資料,我通常都不會用。

介面是否易用?

介面是否易用不是由畫面是否清潔決定,而是整個工作流程是否容易上手。同行最容易明白的例子就是貴公司的內聯網電郵和一般的Gmail等工具的分別。我很怕用內聯網是因為它回應得慢,常用的按鈕永遠不知放在哪裹,寫一會電郵會將你的成果化為烏有,設計一條網上測驗要做N重手續,學生完成測驗之後你還是要自己檢查一次之餘,分數也是要自己計一次,而且還要copy and paste去excel,整理一次format。介面的意義就是將上面的問題解決。一個App的介面好,會讓一個初學者可以放膽試用而很快就上手。

02 還是用Evernote備課? (ITEd系列)

理由一:可以重用的上課紀錄

我知道這可能只是我的問題,因為有很多老師都會有一Set自己的PowerPoint和筆記,每年反覆重印,教到老,用到老。有時與學生討論得興起,寫得好的板書或者Mindmap,一抹就忘記,下一年想重用也不可以。用IT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不讓這些上課的精華流失,可以讓其他同學都分享到這些精粹。

理由二:可以容易Update的備課紀錄

既然如此,我也最好可以將我儲存起的新「剪報」和自己的備課/上課紀錄聯繫起來。Update在這裏的意思,除了是將上課的東西立即紀錄之外,我是一個好玩愛嘗新的人,很多課題都會嘗試現炒現賣,邊看到新資料就邊用新角度教舊題目。有時快起來,早上看到,下午就用,用完就忘記紀錄,也沒有反思的機會。怎樣將自己儲存的資料立即有效地Updateh的方法,也是值得思考的。

理由三:可以分享內容的備課紀錄

備課紀錄很多時候不只是一些教學流程。這幾年不少學校,包括我工作的學校,都希望老師提出好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的確,有時在課堂上預備了一些好問題,或者學生在課堂中提出了一些好問題,我們都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之後,可以有繼續思考的機會。當然,老師很多時也有很多延伸閱讀、PowerPoint、Video等讓學生們去探索,我的想法是,最好可以讓學生們也走一次自己思考的過程。備課紀錄,就不是一堆教學流程那麼簡單。

解決方案

還是Evernote的Notebook和Tag

  • 我會兩個方向去分類我的「剪報」和備課資料。第一種當然是按單元去分,而第二種是按用途去分:例如用作課堂討論材料的、有潛質用來出題目的又或者是用作解釋事例的。用這兩種分類法是因為一方面我的學校是按單元授課的,另一方面是我對資料的使用都不過是這幾種。
  • 而我暫時的習慣是,用單元作Notebook的Title,而裏面的剪報就是用途作Tag。問題是當我設定這種做法是,沒有太大考慮跨單元議題的處理:因為當我打開以單元為主題的Notebook時,都未必立刻見到和其他議題相關的備課紀錄或者剪報
  • 所以,我近來開始用新的作法是,以用途將資料分Notebook,再用Tag將單元分類。於是一打開相關的紀錄是,我就容易地看到,這個紀錄除了可以在當時使用之外,還可以在甚麼時候,向同學們提出它的關聯。

配合合理的搜尋方法

  • 有了這些Notebook和Tag,當我要找尋一些已處理過的資料時,用的方法很簡單。譬如我要預備一個有關生活素質的課堂討論時,我只要在我命名為「討論」的筆記簿內,用預備設定的「香港-生活素質」的Tag做搜尋,那麼一些我稍作整理過的剪報都會顯示出來。

再加入其他筆記的Link

  • Evernote還有一點比較傳統的筆記簿好的地方,是可以筆記互相連結。試想想你希望自己在處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的單元時,能夠讓自己和學生回到過去(或將來)你提及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又或者在其他跨單元的議題上,互相指涉,這加入其他筆記頁的Link就能方便你能對照你的前言後語。

從自己做起:儲存資料 (ITEd系列) 

之前出席了Workshop,啟發了總結一下自己教學流程的念頭。現在向同工們交功課。這裏提到的問題,其實同學們都會遇到,不過,暫且讓我站在老師的立場先寫幾篇段,回到再從同學的角度看。 深入閱讀…

陪個囡讀書:Mr. Good行山記

你以為Mr. Men被跨國集團Sanrio買下之後,就會沒有社會意識?聽聽Mr. Good的故事。

Mr. Good生在Badland。顧名思義,Badland就是一個Bad的地方:很吵很髒很亂,小徑上會被樹木絆倒,幫人會被人懷疑是賊,連路上水窪都深得沒頂。

Mr. Good質疑自己到哭出來。哭著哭著,走在無人的路上,很久很久之後,他撞到一個路人的身上。

「對不起。」「唔緊要。」

「吓?」除了他自己,Mr. Good 從來沒有聽過有人這樣有禮貌地回應他。

「這是甚麼地方?」他問。對方答:「Goodland。」

在這個地方,人們都很有禮貌,幫助別人之後人們會講多謝。Mr. Good 太高興了,於是留在Goodland,不再回鄉。

有人說,讀者不應該可憐Mr. Good。因為他有責任要改良社會風氣,振興本土文化,而不應該去行山。我只能說,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一個好人未必有人欣賞,而人內心的好,也要有讓他的好可以發揮的土壤。如果我們不做好人,那就做一個讓好人活得好的平凡人,至少,盜亦有道。

陪個囡讀書:老虎先生的自由主義

《Mr. Tiger goes wild》是孩子第一本真的喜歡的故事書,也讓我對童書再次另眼相看。這是一本城市生活指南,也是向偽中產們說明他們存在的真多元和自由社會其實是甚麼一回事。

老虎先生生在一個文明的城市。和《優獸大都市》一樣,動物們都不會相食了。牠們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文明服飾,說著那種老派的客套對話。好悶好悶的生活中,老虎先生有一個好Wild的想法,我要用四隻腳行路!
故事裹的動物們都大吃一驚又深受其擾:牠跳到人家的屋頂上跑,跳入噴水池裹游泳(還要脫掉所有衣服!),還要在公園的椅上野性地大叫!(爸爸和女兒就會一齊指著老虎一齊搖頭一齊「吼吼吼吼吼」,直到媽媽說:Please stop it.)

朋友們受不了牠,叫牠到野外(Wilderness) 去生活吧。畫面由灰調變成綠油油,老虎先生好快樂好自在,可以用四隻腳行,可以跳來咷去,可以不用穿衣服,還可以好Wild咁叫(父女又一齊ROAR!)。直到一天下大雨。

牠發覺自己一個人很孤清,雨水染藍了畫面。

牠於是回到城市,而牠赫然發現,朋友們都在等牠,還拿著一件T Shirt等牠穿;去到城市裹,人們雖然還是穿整齊的服飾,但也有些人像他一樣用四隻腳行來行去。牠留在城市生活,間中也會和朋友在野外一齊跑步:穿著衣服,用四隻腳。

作者將Wild這個字玩得妙。當然你會說老虎一wild,也許會吃掉自己的朋友。想深一層,這個用擬人法講的故事,豈不是更清楚講到人的自由到底是甚麼回事?他寫的既是荷布斯,也是柏林。

延伸閱讀:周保松:消極自由的基礎

陪個囡讀書:《小羊和狼》

孩子的媽從淘寶找來了一堆小故事書。孩子未有中港矛盾的意識,還不抗拒簡體字,那些泥膠公仔做主角也算不上有甚麼美感(教不嚴?),但她還是似乎也希望我們拿這堆小書來講故事。奇怪的是,她特別害怕這本改篇自《伊索寓言》的童話書。

可能是故事是一個悲劇吧。有一天,一隻小羊來到河邊要拿水,一隻狼在對岸,想要吃這隻小羊。

「你過來!」狼說。「你弄髒了我要喝的河水!」

小羊有點地理常識:「我下游拿水,怎會弄髒你的水呢?」

狼又說:「你不是去年就弄髒我的水了嗎?」

小羊原來是廢青:「我去年才出世哩。」

狼於是說:「那肯定是你的兄弟做的!」

小羊還是港孩:「我獨生的!」

狼氣得跳起來:「那應該是你父母了!」

「我們這個月才搬來呢。」伊索居然了解中港矛盾。

狼(終於肯)跳到羊面前:「總之就是你這個家惹的禍!」

羊被狼撲倒。「你為甚麼不肯放過我?」

狼說:「不為甚麼,就是為了要吃掉你!」

女兒好怕這個故事,我也好怕。機場員工怕,安裕也怕。領展小租戶怕,有殼無殼的香港人都怕。

讓子瑜這枚飛彈飛

96年的台灣總統選舉,北京用飛彈演習試圖影響賽果,結果有至少兩個,第一個李登輝連任,而且獨派立場更顯。

周子瑜如果在香港,不過是一個中四五的學生,長得漂亮,經歷也眩目吸引,現在卻一個猥瑣中年的諂媚而努力幾乎付諸流水。大家會更討厭大陸之餘,年輕天然獨的一代更對五毛所衍生被愛國手段反感。

第二個是北京至少在選舉期間也不會再有這類威脅式的動作。民主選舉用選票示範了如何改變政府的行為:連對岸政府的行為也改變了。

台灣選舉像香港一樣出現種票疑雲,一樣有受大陸影響的政團參選,現在還有像愛港力青關會之流的黃安出現。

據說這種現象不是偶然,是將香港的統戰經驗搬過去。這種策略表面成功,但香港人從沒有機會直接透過選舉反映他們的真正感受。

台灣選舉的結果,將會顯示這些手段其實讓民眾有多反感。國民黨和所有騎呢統一黨的可能大敗,不但一巴打在黃安五毛和統戰維穩部門面上,所有在香港靠姓屈維生的,以為政治正確就可以發達的商人傳媒,都應該面上發熱。

未了事

港視
七警 + 朱經緯
局長儲地
五千萬 + 愉景灣
新界東北
等埋發叔
兩個局長
胸襲警
港大副校
小學生墮樓
碩士教師
鉛水
般咸道樹
種票
同德押
UBER